古代,指春秋之前,社会底层有两种人,一种是奴,一种是仆。
这两种人合称奴仆,但这两种人是不同的。
奴指力奴,是使力的。
仆则是指占卜预测的,是使智的。
仆精通《易》那是必须的。
那时中华的文化比较单一,精熟《易》,天下通吃。
易,变化的意思,所谓易经,就是描述世界变化的共通模式的,他在变字上面下功夫。
无极变生太极,这是易经非常伟大的认识。
太极是指有形的世界,
易经认为世界很大,所谓“太极”,就是无限的大,这是一个矢量词,意思是永远指向大,我们的古代就有矢量概念。
正如现代人认为宇宙是膨胀的,“太极”也有这个意思。
同时,那时的仆者们还认为,世界如此之大,它并不是一点点积累而成的,更不是神造的,而是从无限的空无——“无极”中突然变生的。
没有任何过渡,一下子从“无极”就生出了“太极”,正如现在的宇宙爆炸论。
《易经》认为世界之不同在于形,世界之同在于数。
卜者们根据易经,把每一个事件,都放到易经的数字座标系统中,以此沙盘推演。
这个数字座标系统就是八卦图。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
万事合于术数,其势则形,其局乃成。
所以《易》的本质在于数。
数之变,不可穷尽,正应对于世界之变不可穷尽。
但数,不同的算法效果是不同的,有没有更简单的算法呢。
于是出现了《道德经》,只采用了一阴一阳的二进制。
一切就突然简单起来,
《黄帝内经》所以能横空出世,与仆者们掌握了更简便的二进制算法是有关系的。
《道德经》继承了《易》的万物是变化的观念,并认为世界万物变化不仅合于数,更合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现在讲的事不过三,就来自于此。
只要数学能数一,二,三,你都不用数到十,就能把世间万物表达清楚。
互联网世界是用0和1二进制演绎虚拟世界,而中医是用阴和阳表述现实世界。
阴和阳的概念来自易经。
而仅凭阴和阳表述世界万物,则始于《道德经》。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道德经》仅仅五千字,而能立于世界之林,是有原因的。
某种意义来讲《道德经》是《易经》的儿子,而《黄帝内经》是《道德经》的儿子,大家认为对吗?
所以,要弄明白《黄帝内经》,则《道德经》和《易经》都要懂。
如果这三本书都懂,就能接近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