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老子宣说道的奥妙、神奇,这是“道莅天下,其鬼不祟”之后,再申道力不可思议。奥是屋的西南隅,是一屋的最深处,外人不得入内。一说是尊长所居,一说是藏宝之所,家祭圣地,放置祖先灵位。
古代宗祠都是把祖先灵位放置在最深处,防止外人轻易进入,冲犯祖先。萧天石《道德经圣解》说:“不易窥见为奥”。深奥一义正从此出。《道德经》第一章说“玄”,玄也有深奥义,就是不可思议。道奥,也就是说道是玄妙深奥的,道力不可思议的,鬼魔都不敢冒犯的。
此章宣说道力不可思议,可以褒奖善人,可以拯救恶人。道是有求必应,有罪可免,可以赦免恶人的罪。赦免的方法是让恶人悔罪自新,因此学道可以让人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抵御外界的欲望,可以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
第六十二章
第一段: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第二段: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第三段: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
第四段: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经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万物之奥,帛书甲乙本为“万物之主”(注)。
世人用浅薄知、分别智想认识道是不可能的。即使熟读圣人之书也不能参悟圣人之道。这就是“道者,万物之奥。”《尚书》说“人为万物之灵”,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二句文法相同。一是说人是最有灵性的,一是说道是最玄妙深奥的,不可思议的。“万物之主”意义更明确,可以互相发明奥义。
老子多次说法,同一次说法也用不同比喻,“万物之奥”,“万物之主”就是如此,不违经义。所以《道德经》的文本是“开放式的唯一文本”,即文本是唯一的,但古代所传的不同版本的在不违经义的前提下是可以共存的,这是这次解读经典的解经法。王弼河上公本的“万物之奥”是唯一文本,帛书本的“万物之主”是并列的经文,不能丢失,因为二者经义并不相违。
古代文本不同既有补充经义的价值,但也有经义相违之处。经义相违则必须慎重抉择。以“万物之主”来补充“万物之奥”,经义更为清晰,这就是“开放式唯一文本”解经法的价值。老子为什么不直接说“万物之主”呢?
因为“万物恃之以生而不为主”(34章),直接说“万物之主”就错了,以为老子的玄德教义是“有恩而无主”,这个“主”是非有非无,有而无形,无形而有。这有点禅意。老子说法不可思议,不会轻易说“万物之主”,从而与“不为主”的玄德教义相违,用为比喻则极为恰当。
河上公注:“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也。”奥为藏宝之地,道是万物所藏之地。柏拉图提出现象与本质的学说,肉眼所见的都是现象,现象是纷乱的,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井然有序的,一丝不乱的。柏拉图似乎窥见了道的影子。
科学研究就是从研究现象背后的本质,这是西方哲学的“归因”,与道家思想非常契合。世人老是问“道在哪里?”因为肉眼中没有道,大数据中也没有道。但世人不知,大数据正是依据道的法则架构出来的。
老子没有看见今天的大数据技术,但老子入玄同大定,“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实修实证了大数据和背后的道。奥就是含藏,含藏就是无所不包,这就是河上公“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也”的内涵。
经文: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入玄同大定,实证无分别智。道可以使善人更加完善自我,利他不争,让世间充满祥和之气。不争是《道德经》的宗旨之一。为什么不争?只有理解道的教义才可以使世人恢复本性,恢复不争的冲气之和。老子第42章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揭示万物的本性是“和”,所以弃争得和是必然的归宿。
冲气之和是“天和”。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实证道的真谛,就是与天和者。古人说天地人和,就是天和、地和、人和三和,天和最上。“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道篇)世人看来,家人相和已经十分困难,人与人和根本不可能实现。
唐朝一位宰相五世同堂,家庭非常和睦,人们问他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一个字“忍”。这是儒家的和,这个和是脆弱的,平衡时刻会被打破。但天和不是忍,而是内心诚服(即早服),和气充满心流。实证道的修道士不仅可以实现人与人和,还可以实现人与天和。为什么?万物玄同,冲气为和。
万物在本原上就是和,失道以后才出现不和。这是无分别智的玄照。老子宣说《道德经》,表面听众是入室弟子,实际听众是善人和恶人。老子看到善人有退转的危险,恶人找不到行善的路径,于是应运宣说正法。
道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能的,甚至鬼魔都避而远之(“其鬼不祟”)。善人行善,表面看是自己主动为之,实际上是道在善人的内心流行,否则善人不可能行善。所以说玄妙深奥之道是“善人之宝”。
恶人(老子不愿说恶人,只说不善人)行恶表面看是恶人自己主动行恶,但老子知道是道离开了恶人的心流,被心魔(恶的程序)所控制。谁也救不了恶人,只有不可思议的道可以拯救恶人,从而保护恶人,这就是“不善人之所保”。
道是恶人最终解脱的依靠。老子反复申说证悟者不会放弃恶人。第27章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不善人也是人,就像一阐提还有佛性,可以成佛。不善人还有道性,当然会悟道。不善人悟道就脱离心魔(恶的程序)的控制。
经文: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商贩美好的语言可以使货物更加值钱,令人尊敬的行为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这是宣说即使普通的美言尊行都可以令物增值令人提升,恶人修道而弃恶从善难道不是很正常吗?人与物都是可以改变的,恶人当然可以转化为善人。此二句经文强调简单的语言行为都可以改变物和人,真正发勇猛精进修道功德不可思议。
老子宣说道的教化力量不可思议,令人对道要生起信心。老子对人性的恶认识极为深刻,世人的仁义很难使恶人转变为善人,只有道的不可思议力才能够使恶人转变为善人。
道家对仁义的价值有极大的怀疑,正是看懂仁义不可能改变人性的恶,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但仁义的教化有辅助的意义,这也是不应忽视的。修道的力量和仁义教化的力量都是文化的力量,但道的教化力远远高于仁义的教化力。
王弼《老子指略》说:“夫邪之兴也,岂邪者之所为乎?淫之所起也,岂淫者之所造乎?”邪恶的产生难道是邪恶者自己决定的吗?淫欲的产生难道是淫欲者自己决定的吗?恶念的产生有更深的原因,淫欲的产生与荷尔蒙没有关系吗?
“故不攻其为也,使其无心于为也;不害其欲也,使其无心于欲也。”不是在窃贼作案的现场把他抓住,而是让窃贼对财物没有贪心;不在钳制淫欲者的欲望,而在使他没有淫欲之心,如同消除体内的荷尔蒙。这只有修道能够做到,这才是救人之善法。
所以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有了救人的善法和妙法,拯救恶人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正可以实现的。如果没有救人的善法和妙法,那恶人怎么可能被拯救呢?老子入玄同大定,看到道生万物,只要修道,人性的恶即使再顽固也可以摧毁,修复人性是很现实的。仁义不能摧毁恶的种子,道才能摧毁恶的种子,斩断恶的根,使恶不能生长出来。
王弼说:“故绝圣智以治巧伪,未若见质素以静民欲;兴仁义以敦薄俗,未若抱朴以全笃实;多巧利以兴事用,未若寡私欲以息华竟。”使世人恢复纯朴笃实,少私寡欲,比圣智、仁义更能修复丑恶的人性。老子说“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真是大悲情怀,智悲双运。
第三段经文: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駟马,不如坐进此道。
拱璧就是拱抱之大璧,极为稀罕。古代立天子,置三公(太傅、太师、太保)这些最尊贵的职位必须举行庄严盛大的仪式。仪式上奉上珍贵礼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拱璧就是珍贵礼品。
拱璧在先,后面跟上一长队运载珍贵礼品的车队,说明礼品极多,极为珍贵。拱璧只是代表。“以先驷马”的先就是此意,驷马是指车队,都是四匹马的整装车队,场面甚为壮观。
但老子说“不如坐进此道”,不如一位证悟的修道士拿着看不见的道更为珍贵。前人对驷马理解为一辆驷马车,实际上是一支车队,以前进贡方物都是一整个车队。
第四段经文: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自古以来,道为什么如此珍贵呢?道是有求必应,世人真心求道,必获感应。更为重要的是,道还能赦免世人所犯的罪。老子没有说道如何赦免世人所犯的罪,但必定是道的不可思议力。佛教说有求必应,老子也说有求必应。
基督教认为上帝可以赦免世人所犯的罪,老子说道可以赦免世人所犯的罪。世人都在犯罪,因为世人每天都在作恶。世人认为利己是很正常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俗语为世人的利己主义遮羞。
老子显然认为利己就是犯罪,《道德经》每一句话都是在宣说利他不争的第一奥义。只有道能够使人放弃利己主义,恢复天地之始的人性。此时的人性与天性没有分离,所以是天和。
万物显形以后,牛是牛,马是马,你是你,我是我,显形就是分别,不分别就不会显形。子显形,子是子,母是母。子未显形,子母混而为一。子显形了,子母就有分别,子离母而去。母是一,子是万(多),子母本位一体,因为显形而有分别,万是子,争更加激烈。分别就有利己之心,所以利己之心产生于分别心。
道是无分别心玄照万物的无分别性,实证万物玄同,此时世人的心注入了利他不争的心流,从此不再犯罪,这就是有罪以免。
此章经文最值得注意的是道力是有求必应,赦免罪恶的思想,这在《道德经》中仅此一见。老子肯定还有话要说,但还是点到为止吧。
经文:故为天下贵。此句经文在玄同章(56章)也出现过,说明老子宣说第一义谛时使用如此庄严的语言。有求必应,赦免罪恶是道的最伟大之处。释德清说:“况夫一念复真,诸罪顿灭。苟求而得,立地超凡,故为天下贵也。”
求道得道,一念间能够使人恢复本真,恢复本真,一切分别心顿灭;一切分别心顿灭,则万物的无分别性现前;万物的无分别性现前,则利己害他之心顿灭。利己害他之心顿灭,则诸罪顿灭。这就是“赦免罪恶”,所以是天下第一尊贵。
一位修行者说:“若能使一个恶人生起一念善心,即使为他生生世世作仆人也心甘情愿”,可见使一位恶 人生起一念善心的功德有多大。“以求得,有罪以免耶”一句经文,与佛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十分契合。佛教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摧毁心地中恶的种子,永令断绝,这是“天下贵”,天下第一稀有的教法。
众生无量誓愿度,只有天下第一稀有教法,才能实现“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的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是地藏菩萨的大愿,“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是老子道家的宏愿,可以对照体会。《道德经》救拔恶人的誓愿源之于大悲心,所以第67章“吾有三宝,一曰慈”。悲心是一切成就的基,读《道德经》能够读出老子和远古证悟者的深切悲心。
宋赵说之说“'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独得之河上公,古本无有也”,真实不知老子悲心不可思议,妄度道者之心。把《道德经》的救拔恶人的悲心阉割掉,经典价值荡然无存。赵说之收集王弼《道德经》版本不遗余力,使得今天能够修学王弼注《道德经》,有功于老子道家,但未得证悟者悲心醍醐妙味,惜哉。
经文争议:
(1)王河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淮南子》引作“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俞樾、奚侗认为应该依据《淮南子》,但《帛书》同王河本。不少注释家赞同此说,但帛书甲乙本同王河本,王河本无误。“市尊”一语本身不确,古代无此一词。此句经文的含义是美言、尊行都可以提升价值,修道更可以使人改变,甚至脱胎换骨,成为新人,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意近,宣说修道的不可思议的价值。黄钊《帛书老子校注析》说:“盖老子此二句,意在贬'美言’而褒'尊行’”,恐非。此二句经文要义在证明“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知道前后有逻辑证明关系,经义也就明了。
(2)王河本:“以求得”,帛书即多本“求以得”,多数注释家赞同“求以得”。古文“以”用法极为灵活,几乎是万能字。此处“以”作“因”也,王河本义胜。按王弼注:“'以求’则得求,'以免’则得免,无所而不施”。佛教“有求必应”,“立地成佛”意同。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宣说远古证悟者救拔恶人的无上教法。
道是深奥玄妙的,
如同大家族的祭祀禁地,
是含藏珍宝之所,
道自己创造万物而不为主,
但它是唯一的救主。
善人依靠道而自立,
所以说是善人之宝。
恶人依靠道而自救,
所以说道是恶人之所保,
如果没有道的慈悲,
恶人早就堕入深渊,不能自救了。
赞美的语言可以使物品增值,
尊贵的行为可以使世人生辉。
只要遵道而行,
一切都可以改变。
恶人虽然暂时是恶人,
为什么要抛弃他呢?
难道恶人不可以弃恶从善吗?
证悟者知道万物因和而生,
恶人也可以恢复本性的和气。
所以古代立天子、置三公,
举行盛大仪式的时候,
人们会向神明奉献拱抱大璧,
后面还有一车一车的四方宝物。
这些人间的珍贵物品,
远远不如奉献无形无相的道,
甚至不如秋毫之末万分之一。
远古为什么把无形无相的道看得如此珍贵?
不是因为道对善人有求必应,
恶人的罪因修道而得道赦免吗?
道无形无相,
但可以保护善人,
更可以救拔恶人,
这就是无形无相的道,
为普天下奉为第一稀有的原因。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