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译文讲解《道德经》第二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二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维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样的事物是美的,什么样的事物是丑的,这就太糟糕了。美和丑是真实存在的,在无分别心的情况下,各自相安无事,各行其道。一旦定了某个标准是美的,就区分出丑来,人自身有追逐美的天性,这样对丑的就不公平。美丑也没有绝对的标准,"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意思。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给善定一个标准,知道这个标准,世人会趋之若鹜,争着去做一个"善"人。如果不是真善,是伪善,这就不好了。

善与恶真有定论么?对于身患重病的人,亲人往往会隐瞒病情或善意欺骗,因为"无知",病人可以"无畏",反而能像正常人一样继续生活。老老实实告诉他实情,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病情会很快加重,快速走向死亡。欺骗是恶,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恶"就变成了善。

张三知道李四要去杀人,提前把杀人的刀偷走。李四找不到刀,一时的恶念过了,后来又不想杀人了。张三偷窃是恶,为救人偷窃是善。所以,善恶自有标准,公道只在人心。这个标准里存有“道”,'"道"不欺人,"道"不欺心。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是生活常见的六种现象。有和无互相生发,有是无的外在体现,无是有的内在本质。难和易是相对的。《为学》篇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白话讲就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长和短互为彰显。一根棍子,无所谓长短,另一根棍子和它对比,才能看出端倪。高和下相互转化,从楼底看五楼,五楼是高,从十楼看五楼,五楼是低。

音和声彼此应和。《说文解字》中,“音”,是有“节奏、节拍”的声。声,只有高低、长短。“宫、商、角、徵、羽”,是“声”(其实是单独发出的);而通过乐器“丝、竹、金、石、匏、土、革、木”等发出的是“音”。音声相和,才能奏出美妙的曲子。前后相随,体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相随而来,相随而去。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句话是对上面六种现象的归纳和总结。"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无为不是真的不作为,不是消极避世。老子强调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不能仅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而是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规律,处理好事情和人际关系。

不言之教,是说不要单纯的说教。家长自己不学习,天天催促孩子学习,就是说教。最好的示范就是家长把注意力转回自身,以身作则,提升自己。孩子看到了,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言传不如身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顺从自然,各得其所,不要加以人力。曾仕强先生解读:辞,推辞。道从来不推辞,生养万物之后,不会离开抛弃万物。两者意思一样,强调的是让万物自行其道,顺应自然。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养万物,却不把天下万物据为己有。这里体现了一种像天地那样的无私精神。“为而不恃”,虽然做成了这事情,但并不自恃说事都是我做,不将功劳归于自己。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孔子说:“天何言哉?日月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日月恒古不变,播撒阳光雨露,万物得以生长,老天爷说什么了么?有自我标榜吗?没有,它们从没觉得自己了不起,只是默默奉献,默默承受。

"夫维弗居,是以不去。"不去,不朽。正因为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劳不会泯灭。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出生入死,用鲜血换回来的。他们从来不居功,但他们的功业照耀千古,是为不朽。

总结:这一章,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辨证法思想,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老子提出了"无为"观点,教导我们要依据自然规律去有所作为,而不是强作妄为。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