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译文】
有种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形体,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它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约定叫它做“道”;勉强地形容它,说它是广大无边的。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深远无际,深远无际而又返归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整个宇宙中有这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问道老子】
周同学:先生,关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该怎么理解呢?
老子:很好的问题,周同学。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人法地”。人类是万物之灵,对吧?
周同学:是的,先生。
老子:相较于其他动物,人类有着强大的能力来改造自然。然而至今为止,我们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改造自然,还无法影响整个地球。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地理环境的促进和限制作用。古代人们是如何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呢?
周同学(思考脸):主要是通过寻找水源来确定吧,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农耕和畜牧的基础。
老子:没错!在那些干旱的地区,比如沙漠,如果没有河流,就不适宜人类居住。而那些多雨的平原则更适合人类繁衍生息。河流沿岸的村落逐渐连成片,最终形成城市。你知道古代四大文明与哪些河流有关吗?
周同学:中国有黄河和长江,埃及有尼罗河,印度有印度河和恒河,古巴比伦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老子:是的,地理条件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经济基础。东方广袤的土地适合发展农业,而西方的群岛地形适合进行贸易。因此,东方以农业为主,形成了农耕经济;而西方则以商业为主,进行海洋贸易。
周同学:所以,东方人对土地的情感要比西方更强烈?
老子(点头):是的,因为东方人更依赖农业,所以安土重迁;而西方人更依赖贸易,所以热衷冒险。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导致了东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差异。你知道为什么吗?
周同学:先生,这一点我还不清楚。
老子:哲学和文化思想必然以经济基础为根本,或者说以适应当地经济条件的自然环境为根源。在同一个地理环境中,人类看似有很多选择,但实际上只有一条路。东方人出生在大地上,放眼望去都是土地。只要有土地就能生存,为了保护脚下的土地,我们建立了以“家邦制”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大家互相认识,且大多是亲戚和朋友,所以我们是“人情”的社会。
周同学:原来如此。
老子:而西方人则看到的是一片片孤岛,他们必须依靠贸易为生,于是建立了以“城邦制”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人们彼此不认识,但需要进行交易,这就需要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契约”。
周同学(困惑):那么,哪种哲学思想更好呢?
老子:实际上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只是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所以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对于地理环境的适应,就是“人法地”。
周同学:先生,那“地法天”的含义是什么呢?
老子:呵呵,你真是个好奇宝宝。地理条件是如何形成的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包括降水、温度和季节的变化等。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地貌,也影响着这片土地上万物的生长繁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地区长时间不降雨,它也就慢慢变成沙漠了。再比如,家燕在春天筑巢,青蛙在夏天歌唱,大雁在秋天南飞,刺猬在冬天休眠。土地上的万物,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改变,就叫“地法天”。
周同学:您对‘天法道’有何看法呢?
老子:季节气候的变化又是基于什么呢?基于道。反者道之动,道会衍生出周期性的规律。一年中的季节都是有分别的。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拉长时间线来观察地球,气候会是恒久不变的吗?
周同学:应该不是吧。
老子:地球历经多次冰川时期和间冰期的周期变化。冰川时期指的是地球表面覆盖大规模冰川的时期,而间冰期则是两次冰期之间相对温暖的时期。这个周期的时间尺度可达数万年,给全球气候带来了巨大变化。我们距离最近的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周同学:先生,“道法自然”又该如何理解呢?
老子:这就到头了。
周同学:到头了?
老子:是的,如果一个问题的答案里还有问题,那就不是最终的答案。“道法自然”,道是最终答案了,就是这样子的了,不可能再继续找原因了。
周同学:原来如此。感谢先生,今天我又学到了很多。
老子:呵呵,周同学不必客气。
【本章小结】
《道德经》中的这一章节讲述了“道”,讲述了“大”,讲述了“域中四大”,其中特别提到了人。它探讨了“人”、“地”、“天”和“道”之间的关系,内容非常丰富。由于无法一一详述,本文将仅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进行解释,但也只是我一家之言,希望对诸位读者能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