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译文讲解《道德经》核心思想及思路脉络梳理(中A)《道德经》核心思想及思路脉络梳理(中A)

《道德经》核心思想及思路脉络梳理(中A)


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描述的,道有多种多样,与人交流时要明确当下所说的道是哪种道,出自不同的人口中的道不见得就是指同一个道;事物是可以被命名或叫出名字的,而重名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和人沟通一定要清楚目前所说的名字具体是指哪种事物,时间、地点以及所倾诉的对象、所涉及到的三者只要有一个不同,即便是出自同一人之口说出同样的话叫出同样的名字也未必见得就是指代同一事物。这是因为人类诞生以前天地就已经开始运转了;人类出现以后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传授经验,方便学习记忆和交流以及理顺事物之间的关系,启迪人们的智慧看清真相,从人类的角度给事物取的名字而已,所有事物的名字都是人取的,这就面临着一个事物可能会有多个名字和多个事物重名这两种常见的现象,名字是从人类角度维系和区分了万物之间关系的纽带,而名字中最常见最直观用的最多的便是在血亲关系中。有时候我们说出不同的名字代指同一个人事物;有时候我们说出同一个名字代指不同的人事物原因就在这儿。(理论层面)一个人如果私心杂念越少、心愈平静、思虑越纯正、思想越集中、越是无欲无求心神安定时,自己的觉察感知力灵性智慧往往是最佳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分析问题,越容易发现事物的核心本质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私心杂念越多、心愈浮躁、思虑就不纯正、思想越难以集中,欲望不熄心神涣散,人的觉察感知力灵性智慧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想问题就不会透彻、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造成当局者迷,让人产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惑。

(如实观照)这两种情况都是源于心脑思考得出的结论,都是思考的产物,观察事物的心境心态、思维角度和思想境界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会有所不同,将不同的看法进行多次分析与抉择,就会导致不同的言行,不同的言行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有发生的结果都必然有其原因,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得懂事物发展的趋势、也分析的出来事物产生各种结果的原因所在。(实践层面)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在发现现象之后要克服重重困难甚至走不少弯路才会找到真相。“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是说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心境、什么样的思想境界、什么样的思维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就容易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程度就会不同、是浅尝辄止还是求本溯源、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挖掘本质!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怎样做才不会轻易被迷惑?唯有无欲!什么叫无欲?诚心净意无私心杂念就叫无欲!什么叫无欲观其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应物变化如若能做到不带偏见执着、了无牵挂活在当下制心一处,那么智慧容易开启极其有助于看清事物的核心所在,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越清净、心境越静、思虑就越加深远,这就是无欲观其妙!也可以说是“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表面上都是用同样的方式方法观察和思考问题,因为用心的层度和思想境界不同所以观测到的层面也会不一样,也就是“以理都观、用心别见”;看清事实真相的诀窍在于心无旁骛做到专心致志,而一旦有所顾虑,则是因为被其他事情分神,凡是被其他事情分神内在智慧往往被蒙蔽,因此庄子说:“其巧一也, 而有所矜, 则重外也。

凡外重者内拙”;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曾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无碍智、自然智自然现前”也于此吻合;禅师茶陵郁曾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意思也是说要清除心灵的杂念尘埃,智慧之光才会涌现,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当一个人越放松,越不偏执于条件、结果,结果反而越好,一旦过于偏执于某些因素,人的智慧往往被障碍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无心生大用,有物不神通。”常言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玄之又玄”与“故弄玄虚”里的“玄”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含有一定程度遮盖事实真相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我们是视线上看不到、看不清,还是思想上想不明白、很难想明白,或者能力上做不到、难以做到的都可以称之为“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从发现现象到找到真相往往要克服不止一次的障碍,真相往往被阻挡、遮掩、障碍、隐藏的比较深,往往都是需要不止一次的思考与探索才能发现真相。“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这一章的重中之重,着重讲开启内在智慧的方式方法和如何做到真知灼见。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调心、安神、聚焦、内求、绽放自性光明、开启自己的智慧。

第二章的着重点在于“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重点是说不妄为要实事求是以身作则、初心要正,并且要树立止于至善的价值观。

第三章的落脚点在于“为无为,则无不治。”能力上能够做到,行为上能够落实。

第一章讲思想上做到真知灼见,第二章讲初心是止于至善,第三章讲行为能力上的落实;也就是说前三章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始于真知灼见止于至善知行合一的博弈思维体系就已经清晰可见了,这便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