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缴。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很多书的第一章都是整本书的总纲要,《道德经》的第一章也是整本书的总纲要,在整本书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是最不好解读的一章,因为道本身就无法言说。如果非要去讲说,也只能分享自己对其的感悟。
我接下来的文字也是分享我读完《道德经》各个章节的感悟。
第一章讲到了“道”,也讲到了“名”。对于道德经的解读向来都有各个不同的版本和解法。结构和理解也都很不同,解读的形式也不同,大家不要执著于文字,而是要契入去看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意。
“道”,本意为众人所行走的路。
《道德经》里用“道”来表达天地万物所共走的路,即共同遵循的造化规则。
我们现在生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在二元的世界里,有阴阳。
“道”也有“道体”和“道用”。“道体”为阴是隐性的部分,“道用”为阳是显性的部分。
“道体”无形无相,我们看不见也听不到,但是祂却无时无刻不在造化和孕育万物。让万物得以生生不息的运行。祂是恒常不变的。
“道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是显性的部分,是由我们人的意识心与世界的人、事、物交互而形成的认识、理解、感受。随着环境和时代的改变,随着人的认知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变的不同。祂是不断变化。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被我们表达出来,人为造化和创造出来,都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道”。
我们人往往只看到自己关注的一面,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人的意识心,即眼、耳、鼻、舌、身、意与这个世界产生作用会形成各种认识、理解和感受,基于这种认识、理解和感受,而产生各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我们说的“名”。
所以这里的“名”不是仅仅的指语言和文字的命名,而是包括情绪,情感等各种人类的意识心与这个世界互动所产生的所有解释,即是“名”。
当人通过意识心对这个世界的解释而产生的“名”,已经不是道所本身的样子,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解释就会不同,人的解释和动物的解释也不同,这些解释会随着生活情景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所以祂不是恒常不变的。
“无”为道之本,就是天地未开,道圆满俱足尚未发生变化的状态。这种圆满俱足没有与外在的人、事、物发生任何感应的当下,内心平静如初,老子称这种状态为“天地之始”。
“有”是道通过意识心,与世界的人、事、物及所有的一切产生互动,而形成的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感受。通过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感受,对世界万物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因对道一切存在的各种不同解释,而产生了万物。一念起,万物生。老子称这个“有”为万物之母。
事物的存在,只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因人的认知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就会不同,如果人们跳不出自己的认知来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执着于自己的认知是对的,就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导致家庭邻里的不和谐,甚至会造成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这可能大概就是老子他老人家写这本《道德经》的用意吧,教化我们众生,从自我认知的牢笼中走出来。
“无”为道体,表现形式是静,是我们看不到的隐形部分。
“有”为道用,表现形式是动,是我们看的到的显性部分,是万物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性,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五彩缤纷。
“无”和“有”两个缺一不可。
没有“无”,“有”无法展开;没有“有”,“无”将无法感受祂自己。
世界万物,如果我们没有个人的分别取舍,贪嗔好恶,只是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精彩,人类就是行在道中,秉道而行,我们的生命必将生生不息。轻松不费力。
而我们之所以过得如此艰难,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是因为我们的分别取舍,贪嗔好恶,我们会不断地去追逐我们想要的好感受,而去逃避对抗我们不想要的不好的感受。
而人们的分别取舍,贪嗔好恶,老子称其为“欲”。
而人们不断向外追逐的各种欲望,想要这个,不想要那个,追求这个,逃避那个,看似是在追逐外在的事物。其实是在追逐内在的感受。因内在的分别取舍、贪嗔好恶,人们被自己的感受所控制,所有的行为、一切的追逐,都是为了让自我拥有好感受,而避开不好的感受。
而我们的修行从来与外在无关,不是我们不要外在的物质,我们就可以修成,放弃掉外在的一切就是解脱。修的是自己的心,也就是内在的分别取舍、贪嗔好恶。
具体的操作就是不再被你的感觉控制。所有的感觉都是内在能量流动。
如何做到不被感觉控制,老子给了我们答案,“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
“无欲”,就是内在没有分别取舍、贪嗔好恶,就想婴儿一样,所有的感受都是一种体验,她会哭,会笑,但是她不会认为笑比哭好。她在体验的所有的感受都是一种纯原体验,就是能量在体内的流动。“无欲,观妙”如此去观,你能看到能量流动的精妙。
“有欲”,你因内在的分别取舍、贪嗔好恶,会对内在所谓的好感受去抓取,而所谓的不好感受去排斥。如此你就被你的感受控制,你会活在自己感受的牢笼里而不得自由。“徼”有边界的意思,你能很清晰的“观”到这个边界,即是你自己用感受搭起来的牢笼。
那么,这样说来,是否要观两处?
非也,老子接着告诉我们: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就是说,“妙”和“徼”同来自一股能量,都是我们内在胸中气的流动。当去观的时候,就跳出了感受的束缚,就从二元回到了合一。
当你回到“一”,回到源头,就会观到“可道--常道”;“可名--常名”;“有名--无名”;“有欲--无欲”“妙--徼”来自同一个地方,都是从源头而出。
当你观到“道”如此的广大而精微,而这种广大而精微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好用“玄”字来替代。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过“观”人们就可以回到“一”,回到源头,回到广大而精微的“道”。
而“观”即是“众妙之门”。
希望大家能用好“观”,通过这个“众妙之门”,回到妙不可言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