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译文讲解《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考辨与解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考辨与解析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考辨与解析


第三十二章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侯王若能守之④,万物将自宾⑤。天地相合,以降甘露⑥,民莫之令而自均⑦。始制有名⑧,名亦既有⑨,夫亦将知止⑩。知止可以不殆⑪。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⑫。

[通释]

道曾经没有名字,保持着本真;即使小,天下没有谁能让它臣服。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万物会自动处于服从地位。天气地气交融,才降下了及时雨,老百姓没有谁命令它就自然均匀。开始制定名称,也就是为已经出现的事物命名,也就是将知晓的事物确定下来。为知晓的事物确定了名称就不会出现混乱的概念。比如道在天下运行,就像河流溪水都要汇入长江大海一样。

[注释]

①道常无名,朴:道曾经没有名字,保持着本真。常,在这里释作“曾”似更合理,因为第二十五章中已经为它命名了。朴,用作动词,保持着质朴,保持着宇宙本真。参见第十五章注释⑦、第十九章注释⑥和第二十八章注释⑨。

②虽小:即使小。本句省略了主语“道”。

③天下莫能臣: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莫,没有谁。臣,使……宾服,使……顺从。“臣”后省略了宾语。④侯王若能守之: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之,指“道”。

⑤万物将自宾:万物就会自动处于服从地位。将,就会。自,自动。宾,与“主”相对,作动词,处于服从地位。

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天气与地气交融,才降下了甘露。以,连词,而,这里相当于“就”“才”。甘露,及时雨。“甘露”应该属于祥瑞之水。这里描绘的是风调雨顺的自然现象。

⑦民莫之令而自均:老百姓没有谁命令它就自然均匀。民莫之令,宾语前置短语,即“民莫令之”,没有人指使它,否定短语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动词“令”前。民,普通百姓。之,代指自然、天地。

⑧始制有名:开始为存在的事物制定名称。制,为……制定名称。有名,现有的、已有的、存在的事物。名,事物。

⑨名亦既有:也就是为已经出现的事物命名。名,为……命名。亦,也。既有,已经出现的事物,实际是已知的事物。既,已经。有,产生,存在,出现。

⑩夫亦将知止:那也就是将知晓的事物确定下来。夫,那。知,名词,已知的事物。止,截止,确定。

⑪知止可以不殆:为已知的事物确定了名称就不会出现差错。殆,音dài,危险,差错。

⑫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比如道在天下运行,就像河流汇入长江大海一样。譬,音pì,打比方。这两个“之”都放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在天下,运行于天下,存在于天下。“在”用作动词,存在,运行。川谷,指天下的大小河流。于江海,流向江海。江,当时专指长江。“于”用作动词,流向,流往。

[意义归纳]

本章揭示道“朴”的属性的作用和为事物命名的意义。全章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谈道的“朴”的属性的作用,强调守道。

第二层:“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说“名”的意义,强调道的客观存在。

[考辨]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的句读形式有两种:

一、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按第一种句读,是一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复句(见[语法分析])。按第二种句读是两个复句,句子间及复句内部的关系为:

转折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第二种句读中“朴虽小”语言成分虽完整,但意义是说不通:“朴”本是道的属性,却被硬生生用来替代道了,“朴”成了天下莫能臣的东西。下文“守”的对象“之”,指的是“道”,而不是“朴”;“朴”只是揭示了“道”的本质属性。

有人可能会提出,第一种句读似乎与老子一贯强调的“道大”(比如第二十五章)的观点相悖;其实道是可大可小的,因为它“可名于小”(第三十四章)。在“道常无名”中的“常”可以释作“曾”的,因为此时“道”已经有名了(见第二十五章)。

查《道德经》全篇,算本章“朴”六章八见:

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第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

如上,《道德经》中出现的“朴”是一个独立的概念,它像是道的化身,又确确实实不是“道”。归纳起来,《道德经》中的“朴”是与“素”并举的一个概念,是自然的,合于道的,像未经加工的原木那样纯粹的品质,是宇宙的本真,与《道德经》中的“德”十分接近,它揭示了道的本质属性。根据以上比较,明显感觉取“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句读形式更好。

[解读与点评]

道曾经没有名字,保持着本真。这句话印证了“吾不知其名”(第二十五章)。即使小,天下没有谁能让它臣服。“虽小”的主语仍是“道”。“道”作为规律有大有小。“虽小”只是退一步说,因为“道”要多大有多大,又要多小有多小。“虽小”是说道在细小的事物中或在事物的细小方面表现出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这句话与第三十四章的“可名于‘小’”和“可名为‘大’”相互呼应。侯王如果能坚守它,万物会自动处于服从地位。这句话无疑是对统治者的规劝。“天下莫能臣”是说“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谁也不能改变它。

世间万象纷纭复杂,有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具体事物又有各自不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又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道可以因循,但纷纭复杂,千变万化,所以没有固定不变的因循。无论是普遍意义的道还是具体意义的道,因为它无形、无声、无味、无体,所以它曾无名。正因为它朴,所以它从不爽约,如期而至。它悄然而至,疏而不失。 “朴”是道的重要属性。天气地气交融,才降下了及时雨,老百姓没有谁命令它就自然均匀,这就是朴。开始制定名称,也就是为已经出现的事物命名,也就是将知晓的事物确定下来。为知晓的事物确定了名称就不会出现混乱的概念。“始制有名”,开始为存在的事物制定名字。“名亦既有”,也就是对已经知晓的事物命名。“夫亦将知止”,那也就是将知晓的事物确定下来,只有确定下来,以区分事物,才不会造成混乱,所以“可以不殆”。比如,人出生后,就是“有”,“有”就要就要取个名字,这就是“名亦既有”,目的是“夫亦将知止”。“比如道在天下运行,就像河流溪水都要汇入长江大海一样。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打个比方说,普遍存在的道在天下运行就像所有小河流都要汇入长江大海一样。江海是百谷王(参见第六十六章),道是万物之本。

本章有成语“天地相合”“知止不殆”。“知止不殆”另见第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