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犬的成语

有关犬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犬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犬马恋主喻臣下眷怀君上。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犬牙交错错:杂、交叉。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宋 苏辙《龙川别志》上卷:“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鸡犬不宁宁:安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嫁犬逐犬谓出嫁女子唯夫是从。清·李渔《奈何天·逼嫁》:“却不道嫁犬逐犬,切莫要看样画葫芦,又把那别新郎的铺盖卷。”
鹰犬塞途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犬迹狐踪喻低弱的身手。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他每那祖宗是斑斓的大虫,料想俺将门下无犬迹狐踪。”
画虎类犬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鸡犬不惊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狡兔死,良犬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飞鹰奔犬同“飞鹰走狗”。唐·柳泽《上睿宗书》:“或打球击鼓,比周伎艺;或飞鹰奔犬,盘游薮泽。”
犬马之心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犬牙相临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地相连接。西汉·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甚厄塞地利。”
陶犬瓦鸡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南朝 梁 萧绎《金缕子 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
效犬马力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
见兔顾犬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目兔顾犬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犬牙鹰爪喻善攫取的手段。清·李渔《比目鱼·征利》:“我这生财妙手,从来会抓,岂仗你犬牙鹰爪,才能做家。”
犬马之恋比喻臣子眷恋君上。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宁:宁愿;莫:不。宁愿做太平年代的狗,也不愿做战乱年代的人。形容人们遭逢乱世的痛苦心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烹犬藏弓犹烹狗藏弓。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犬牙相错错:错落。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吠:狗叫。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梁启超《新民说》第九节:“谚曰:‘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悲哉!”
粤犬吠雪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鸡犬皆仙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丧家之犬失去主人家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的人。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7回:“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
跖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
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虎父无犬子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亦可谓虎父无犬子也。”
飞鹰走犬见“飞鹰走狗”。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犬牙相制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东门黄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斗鸡走犬同“斗鸡走狗”。《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吠:狗叫。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晋书·傅咸传》:“一犬吠形,群犬吠声,惧于群犬,遂至叵听也。”
犬兔俱毙比喻双方同归于尽。《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犬马之劳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邑犬群吠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顾犬补牢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淮南鸡犬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鹰犬之才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汉·陈琳《为袁绍传檄各州郡文》:“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故遂与操参咨策略,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兔死犬饥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明·张居正《答两广刘凝斋言贼情军情民情》:“鸟尽弓藏,兔死犬饥,故诸将士多张大贼势者,亦未可尽以为然也。”
驴鸣犬吠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形容文字言语拙劣。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六卷:“唯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薛道衡、卢思道少解把笔,自余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鸡鸣犬吠见“鸡鸣狗吠”。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土鸡瓦犬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放鹰逐犬指打猎。《明史·韩文传》“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
将门无犬子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篱牢犬不入篱笆编得结实,狗就钻不进来。比喻自己品行端正,坏人就无法勾引。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鸡犬不留连鸡狗都不留下。形容斩尽杀绝或抢掠一空。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说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阴已经失守,常州已经被屠,常州城内鸡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铉翁不知去向。”
一虎难敌众犬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但打不过对方人多。
桀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了效劳。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犬马齿穷狗和马老了,牙都掉光了。谦称自己年老体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极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