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渔的成语

有关渔的成语

有关渔的成语共收录22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得到好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渔人得利趁着双方争持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从中渔利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说其改醮,已则从中渔利,藉以餬口。”
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渔翁之利犹言渔人之利。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渔翁得利见“渔人得利”。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涸泽而渔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鹬蚌持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竭泽而渔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他日可以在里头看景生情,得些渔人之利。”
渔夺侵牟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汉书·景帝纪》:“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
渔阳鞞鼓见“渔阳鼙鼓”。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樵村渔浦山村水乡。泛指乡村。金·完颜亮《昭君怨·雪》:“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清·方文《留别马倩若兼订毗陵之游》诗:“渔海樵山过此生,向平儿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广西》诗:“愿君早奏升平略,鱼海樵山任所之。”
渔经猎史渔、猎:涉猎。涉猎经典史籍。指泛读群书,知识广博。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2卷:“进士王壡,渔经猎史之士也。”
东猎西渔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