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
例子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合,迁都,变法图强。”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chē shàng shū
注音ㄍㄨㄥ ㄔㄜ ㄕㄤˋ ㄕㄨ
繁体公車上書
感情公车上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乐道安命(意思解释)
- 放牛归马(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刀光剑影(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释)
- 红颜薄命(意思解释)
- 来情去意(意思解释)
- 泪眼愁眉(意思解释)
- 望子成龙(意思解释)
- 蓬头垢面(意思解释)
- 体规画圆(意思解释)
※ 公车上书的意思解释、公车上书是什么意思由太极之巅国学网-专业的汉语字词典与美文资料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解铃还须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珍楼宝屋 |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
惊惶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不择手段 | 择:挑选;选择。不选什么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